
让群众有“医”靠
1月12日上午,在水阳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煎药室内,自动煎药机全力开工,机器上的热气不断冒出,中药材的特殊味道弥漫在煎药室内,中医科医师胡宏忠正忙着熬制新冠防治方——清肺解毒方。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中医馆每天都要熬制一百多副防治新冠的中药汤剂,全力以赴保障我们水阳镇广大群众的健康。”胡宏忠说道。
据悉,自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后,水阳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新冠病人日渐增多,日门诊量最高达到140人次。
为此,该卫生院在开设两个发热诊室诊疗新冠患者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特色优势,由中医馆今年已80岁的老中医葛正盛带领中医馆团队,根据莲花清温颗粒的配方进行加减,配置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提高中医药防治能力,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不一会儿,煎药室里蒸汽袅袅,药香四溢。在经过浸泡和煎煮后的汤药顺利出锅。胡宏忠便接着将这一锅汤药装袋、封口、贴标签,发放给感染新冠的病人服用。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使用了5000余副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治疗了1000余人。在治疗以及后期回访中,患者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胡宏忠说道。
春节临近,农村地区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扩散风险增大。为全力打好打赢农村防疫这场硬仗,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就近做好村民健康服务,通过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日常随访等方式,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对症治疗用药服务。
1月16日上午,走进五星乡沟村村卫生室,村医熊小宣正戴着口罩为前来就诊的村民量血压。“现在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减少了,有伤风感冒的、发烧的,也有一些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熊小宣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
随着政策持续优化调整,身为基层村医,熊小宣承担着不小的诊疗任务。“2022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10日,是一个诊疗高峰期,平均每天都会看诊约50人次,忙得不可开交。”熊小宣说,那段时间,自己每天都是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5点,下午两三点才能抽空吃上一口垫垫肚子。
最让熊小宣动容的是,在卫生室药品最短缺的时候,五星乡政府送来了一批退烧药和感冒药,专门给村里的弱势群体备用,确保患病需要用药的“人人有药治”。
好在这么忙碌的工作状态基本告一段落了,1月10日后,每天来就诊的村民明显减少,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协调下,卫生室的亟需药物目前基本充足,布洛芬也已协调到货,没有哪类药品明显短缺。
熊小宣身后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退烧药、感冒药、止咳化痰等药物。“药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可以给村里那些不方便出去的村民用,还是能及时救急的。”
据悉,熊小宣在沟村村守护当地百姓健康已有近30年的时间,村里的乡亲对他的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都十分满意,年长一辈的老人们更是亲昵地喊他“小宣”。
“对村民来说,他们还是很需要村医的。最起码有个小病啥的,不出村就能看。”熊小宣说,村医的医德很重要,他将尽自己的能力,用心给村民治病,“还要多多宣传引导大家,今后依旧不能放松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