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红红火火迎新春 怀揣信心再出发
2022已经过去,崭新的2023正在向我们走来。
年年有收获,岁岁出成果。2022年,大家在忙碌中劳累了自己,有付出,更有收获;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共同奋斗、一路同行。
当农民也有奔头
1月16日,春节将至,一场瑞雪覆盖了田间地头,家住朱桥乡的徐启仁格外忙碌。除了筹备过年的年货外,他还得下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并给农田清沟沥水。
“虽然种田种了20多年,但承包100多亩大规模种植,其实才第二年。”徐启仁笑着说道,“全靠技术员的指导,我才能知道像这种大规模种植应该做些什么。”
46岁的徐启仁原先是一名装修工,常年在外打工的他觉得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可观,但既劳累又伤身:“装修时灰尘大,各种材料对身体也不好,家里人也劝我回家干活,我就返乡了。”
回到家乡后,徐启仁发现,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支农惠农力度一年比一年加大,群众的种粮积极性越来越高涨。“跟以前不同,现在国家的补贴都是谁种粮发放给谁,这让我们这些想种粮的人受到了鼓舞。去年我就承包了115亩田,开始种小麦和水稻,这一年下来,我们发现收入居然比外出打工挣的钱还多一些,一年收入有接近20万!”
www.365bet.com亚洲版土地里刨出了金疙瘩。这实打实的收入更坚定了徐启仁种粮的信心,谈及2023年的新年愿望,徐启仁满脸笑容:“好种子才能种出好粮食,今年我准备再引进一些抗倒伏强的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承包的田里还有30亩左右的稻虾轮作田,再把稻虾轮作也做起来,增加一点收入。”他满怀希望地说道,“去年虽然遭遇了灾害天气,但是全年收入还不错,当农民也很有奔头!希望今年有个好年景,让咱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心牵小家启新程
春节将至,不少人已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然而,在我区部分项目建设工地上,依然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许多项目建设者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分夺秒赶工期。
近日,笔者来到宣城高新区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只见一台台大型机械正挥舞着“手臂”不停作业,戴着各色安全帽的建设者来回穿梭,有的搬运建材、有的操作机械、有的浇筑混凝土……处处呈现抢工期、抓进度的火热建设场景。
今年57岁的方小兵就是其中一员。自项目开工以来,他就一直在工地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砌墙、粉刷、平整地面等等,基本上每天都这么干。”尽管每天很忙,但方小兵干得很带劲,“家里两个孩子,大的都有自己的小孩了,小的18岁,今年就要高考了,所以也想多干点,最起码得保障家里的生活开支嘛。”
2023年翻开新的一页,这些奉献在基层的项目建设者也有着自己的期盼。“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因为毕竟是在工地上干活。我也希望两个孩子能工作顺利、学业有成,孙子可以健康成长,我们全家人都能在新的一年越过越好!”方小兵笑着说道,话语间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建设者们默默的付出。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是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带着愿望再出发,建设者们挥洒汗水,励志在新的一年创造新的成就。
奋斗出来的幸福
“年底我们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物业费了,很多业主白天工作,晚上才在家,我们就等到晚上业主回家了再去收。”今年36岁的陈丽丽是宣城市民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东方燕园项目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岁末年初的这段时间,她会比平日更加忙碌。
“这个工作离我家很近,工作不难、薪资满意,和同事们相处的也很愉快!”陈丽丽笑道。原来,陈丽丽是济川街道东桥社区的居民,早年由于专心照顾孩子一直没有出去工作。近两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上学,陈丽丽空闲时间就多了出来,她却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而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东桥社区的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就上门询问陈丽丽的工作意向,并积极联系,帮她找了这份离家很近的工作。
经过岗前培训,2022年5月,陈丽丽顺利在宣城市民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东方燕园项目部就职。“上班走路五分钟就到了,平时家里有点什么事我也能及时赶回去,真没想到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济川街道,像陈丽丽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梦的不在少数。2022年以来,为促进辖区群众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济川街道积极探索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扎实推进“三公里”就业圈省级试点工作,为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多一个人工作,家里多一份收入,今年备年货没压力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明年还要接着加油干!”陈丽丽笑容满满,对新的一年更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