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舞龙民俗闹元宵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节中之节”,而龙在中华民族象征祥瑞,所以人们喜欢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灯的方式来祈福,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灯也叫“耍龙灯”“龙灯舞”,经过千百年的沿袭与发展,舞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感染力强、舞姿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鳌峰街道宝城社区联合杜鹃花艺术团在社区内举办“强国复兴有我,元宵佳节快乐”舞龙灯活动。

2月14日上午,宝城社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让人忍不住驻足期待。“来了,来了……”伴随着阵阵锣鼓声,两条长10多米的“巨龙”在社区居民的簇拥下开始在街巷腾空起舞。
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追逐着“龙珠”,有时拉成一条直线、有时盘成一团,左耸右伏,时缓时急,蜿蜒翻腾,变化无穷。跟在舞龙灯队伍后面的则是划旱船、大头娃娃舞和舞马灯队伍,表演者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让周围的观众忍俊不禁,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拍摄留念。

本来站在楼上观看表演的市民杜女士也忍不住来到楼下感受现场的氛围:“孩子从小一直没有看见过,确实非常精彩,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据了解,这支表演内容涵盖舞龙灯、划旱船、大头娃娃舞和舞马灯的队伍,是由60多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阿姨们组成,她们各个身穿红色对襟衣和灯笼裤,腰扎黄色绸带,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人眼花缭乱。

“明天就是元宵佳节了,这次演出是在街道社区的组织下和团员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的。舞龙灯、划旱船、大头娃娃舞和舞马灯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我们想通过表演的形式把这些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真正地把元宵节的气氛带到居民们中间,一起欢天喜地闹元宵。”76岁高龄的陶庆玉是杜鹃花艺术团团长,她和她的团员们把精心排练的舞龙灯等表演带到了社区,为社区居民送来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舞龙队继续向前前进,人们的笑声、赞叹声,洒满了整个宝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