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大棚穿上了“保暖衣”
近期,全省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气温大幅下降,我区也迎来强劲寒潮,多地气温跌破-6℃。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们开始忙着为蔬菜穿上“保暖衣”,确保蔬菜“安全”供应。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没有遇到下雪天,白天有日照,大棚里的蔬菜相对比较安全。到了下午,我们只需要关闭大棚,再盖上一层覆盖物就好了。”12月27日下午3点,位于孙埠镇境内的田苑蔬果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刘长清这样道来。
2014年,刘长清看到了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于是选择从外地返乡创业,他带着种菜技术回到家乡发展蔬菜种植。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50余人,种植面积450余亩,主要供应香莴笋、辣椒、青菜、西芹、西红柿、豇豆等10多个品种,年产蔬菜约360万斤。
从事蔬菜种植20多年的刘长清,面对寒潮的来临,不慌不乱。“平时,我们就很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备好了蔬菜过冬的保暖物资,做好了防寒措施,确保本地蔬菜供应正常。”刘长清说道。

据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吴鹏介绍,为让大棚蔬菜舒服地“过冬”,我区从11月中下旬就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蔬菜防寒保暖常识,指导蔬菜种植户采用加盖覆盖膜、无纺布,内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通过适时覆盖、抢收或者及时培土、合理追肥等措施,防止蔬菜低温受冻。区菜篮子办还派专人24小时关注天气预报,遇有降温、大雪、寒流之类的灾害性天气提前下发紧急通知,并指导农户采取防护措施。
“接到区菜篮子办的通知,说寒潮要来,我赶紧到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来,把蔬菜防冻的技术告诉农户们。天冷了,人要过冬,农作物也得过冬啊!”该镇三里村妇联主席郑小明乐呵呵地说道。
12月27日下午3点半,郑小明和吴鹏来到菜农汤继龙的莴笋大棚,看到这里是一派“暖意融融”。几天前,汤继龙就铺好了加厚的覆盖膜。
“现在日照还行,到中午时分,大棚里的温度能达到20℃。大棚里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蔬菜长势才最好。到了春节前后,我这批莴笋就能卖上好价格。”汤继龙说道。
据了解,目前全区在田蔬菜约2.3万亩。入冬以来,区菜篮子办根据我区蔬菜的特点和长势,及早制定了大棚蔬菜的防冻害技术措施,帮助菜农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