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贤乡:秋到沃野放新歌
秋到水阳江,沃野放新歌。培育青虾养殖、抱团集资投厂、优化旅游资源……依托产城融合,使得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区养贤乡新河社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产业旺则群众富、乡村兴。新河社区的发展之路只是一个缩影,养贤乡将乡村振兴放在统揽全乡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近年来,该乡注重总结脱贫攻坚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创新思路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同步推进的“三变”改革之路。
产业兴旺 鼓了群众钱袋子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好时节,新河社区青虾养殖户章先祝看着满是青虾的鱼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今年40岁的章先祝曾是一名渔民,年收入两三万元。2019年渔民上岸后,他承包了90亩的田地,开始从事青虾养殖。“之前当渔民的时候,生活不稳定。现在搞青虾养殖后,一年收入十来万块钱,手头上有一点闲钱了,日子好过得多。”章先祝说起现在的生活满面笑容。
在新河社区,像章先祝一样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村民不在少数。都说产业富民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全面吹响,新河社区凭借改革思路和创新勇气,整合资源、借力扬势,找到了一条“蝶变突围”之路,实现了强村富民、加快发展的目标。
新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五顺介绍说,新河社区巧用“借鸡生蛋”“无中生有”谋略,打造了四期生态青虾养殖基地,两期光伏发电站、生态旅游、果蔬种植基地等项目,年收益80多万元,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2015年开始慢慢建成了10个经营性项目,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增长到2018年的32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穷帽子。今年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100万元。”说起村集体经济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的过程,陈五顺如数家珍。
抱团取暖 闯出一片新天地
农村土地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养贤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通过科学规划,集体统筹村内土地资源,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对外租赁,开创了“抱团取暖”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局面。
2019年开始,养贤乡10个村抱团出资了650万元,在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宣城市聚贤标准化厂房租赁有限公司,建设聚贤标准化厂房项目。目前已完成6000㎡厂房的建设并对外租赁,年收益72万元。
今年已申报养贤乡乡村振兴标准化厂房扶贫建设项目,项目用地面积13亩,厂房7000㎡,配套建设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环保等辅助工程,总投资752万元。项目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产生效益80万元,可带动上百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脱贫户稳岗就业增收。
“今年新建厂房的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待消防验收及竣工验收后公开对外租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招商引资,希望好的涉农项目能尽快落户到我们的厂房。”养贤乡副乡长罗木生告诉记者,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养贤乡的乡村振兴发展。
养贤乡通过改革,解决了农村发展“人、地、钱”的问题,真正改出了空间、改出了产业、改出了秩序、改出了集体经济、改出了活力。
产城融合 破题乡村振兴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契机,打造互促共进的城乡融合新高地。”随着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召开,未来五年,我市“三农“发展美好蓝图已然绘就。
养贤乡作为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定位的产城融合区,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今年以来,养贤乡围绕基层治理水平提升,重点实施“1234”工程。即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结合即将开展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以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宣城联动创新区两大平台为依托;狠抓三大建设,集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突出四个重点,持续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以青虾养殖为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以4A级官塘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为核心,做好“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创建工作;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灾害”三水同治为抓手,做好水文章。
养贤乡党委书记檀志保介绍说,下一步,该乡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聚焦乡村提优目标任务,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不断地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创新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创建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更好的美丽养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