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阳 冲破黑暗迎天明
1940年9月10日,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对金宝圩老坝头宣当芜中心县委的进攻,制造了血腥的“金宝圩事件”,致我宣当芜独立游击区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日寇在金宝圩周边占领区建立据点,我新四军在水阳地区开辟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
坚 守
“金宝圩事件”发生以后,国民党顽固派勾结地方反动势力在水阳地区大肆搜捕共产党员,我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恶劣的斗争形势,为保存革命火种,金宝圩内党的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已经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迅速转移,其他党员则通过做小买卖、务工、佃农等方式隐蔽下来,作长期埋伏,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即将消逝的丁湾老街
1941年初,从金宝圩转移出来隐蔽在当涂三星圩的中共党员邵时安、丁咸玖、鲁万清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到无为县白茆洲与中共皖南特委取得联系。同年秋,中共皖南特委成立中共宣当芜工委,开始了秘密整顿恢复这一地区的党组织的工作。1942年6月,中共宣当芜工委改称中共宣当工委,工委的工作开始向我金宝圩发展。
1942年秋,宣当工委书记方休派钱忠义到金宝圩联络隐蔽的中共地下党员。当芜当宣中心县委在金宝圩老坝头建立并开展抗日活动期间,钱忠义就在中心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因在“金宝圩事件”中负伤而撤离金宝圩。此番,钱忠义肩负着联络党员、恢复水阳地区中共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再次来到了金宝圩。
当此之时,金宝圩内四乡一镇已被国民党反动势力所控制,抗日战争爆发之初,金宝圩内猖獗起来的反动刀会也被国民党乡(镇)保长及地方土豪劣绅把持、利用,危害日盛。钱忠义刚来到金宝圩的行踪,不幸被伪乡长于尚旺发现,于尚旺指使反动刀会在钱忠义返回宣当工委的途中将其杀害。
恶劣的斗争环境没有阻挡得了宣当工委恢复金宝圩地区党组织的坚定决心。不久,方休又派对金宝圩十分熟悉的丁咸玖同志前往金宝圩丁湾,继续开展联络隐蔽的地下党员、恢复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
金宝圩西部的丁湾,居住着赵宋时期由辽东南迁而来的丁氏家族,近千年来,丁氏家族世居于此,开枝散叶,成为金宝圩望族,聚居地面积几乎占了金宝圩的三分之一,号称金宝圩的“丁半边”。当年的丁湾于圩堤旁还有一条百米长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成为当地人商贸经营的市面。圩内丁氏族人耕读传家,乡风敦淳。宣当芜中心县委曾在此开展过有声有色的抗日民运工作,因此,这里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丁咸玖来到这里,利用各方面关系,在丁湾街上开了个小饭店,以此为掩护,秘密联络圩内中共地下党员,金宝圩中共地下党员遂逐渐一个个联络起来了。
1943年底,中共宣当工委改称中共宣当县委,下辖包括金宝圩区委在内的6个区委。金宝圩区委于1943年冬成立,驻地最初在水阳西镇南三华里的茶亭。到1944年,又成立金宝圩区政府,驻地不定,中共金宝圩区委和区政府在金宝圩范围内开展活动。区委书记初为沈明义、后为丁咸玖,区长唐仁亮。1945年9月,宣当县委与高淳县委合并,称作中共高淳县委。此时,金宝圩区委书记为黄海清、区长唐仁亮。
这一时期,金宝圩地区因为是敌占区,所以斗争的形势和环境异常复杂而恶劣,但在上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金宝圩地区的中共地下党员全部联络了起来,党的组织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敌占区,我金宝圩的革命先驱们,怀抱革命必胜的初心,勇敢地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顽强的坚守。
骤 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水阳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并没有因此而好转,中共党组织面临的斗争形势却更为严峻了。
8月20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向拒绝投降的各城镇日伪军发起进攻,新四军3纵队9支队在宣当警卫团的配合下,向宣当地区纵深推进。在消灭占领水阳镇日伪军的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的新四军尖刀连由水阳西镇街南直插街北上街头,切断了敌人向宣城方向逃跑的退路,同时,包围了盘踞在水阳积谷仓内的伪军15旅旅部,经过一夜战斗,敌两个营长被击毙,伪军旅长于战前带一小股敌人逃向南京方向,其余伪军全部歼灭,水阳终于从日伪的手中收复。
为停止内战,实现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的强烈愿望,中国共产党为顾全大局,做出重大让步。9月,我新四军主力部队、党政干部和地方武装按照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开始北撤,让出南方八省解放区。10月,我中共金宝圩区委、区政府也奉命随县委完成北撤。
随后,国民党军145师、146师、新7师和反动地方武装在宣城中东部和宣北地区大肆搜捕我留守党政人员。反动当局在水阳设立“自首小组”,胁迫我金宝圩地区的中共党员、游击队员、农抗会会员、民兵自首。
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加强了对金宝圩地区的控制,圩内金南乡、金北乡、金东乡、金西乡和水阳镇公所分别充实了反动武装,疯狂地对我当地群众进行反攻倒算,不遗余力地搜捕中共党员,未及时转移的新四军战士遭金东乡反动武装搜捕,惨遭活埋。
抗日的烽火刚刚弥散,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即显狰狞,整个金宝圩形势突发骤变,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弥漫全圩,内战一触即发。
潜 行
为广泛团结各界进步人士,开展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独裁、内战政策和政治迫害等斗争,新四军北撤后,中共江北党组织陆续派遣党的干部秘密进入苏皖边境高宣圩内的月亮湖。他们在这里建立联络站,发展党组织,以沟通长江南北党组织的联系,为解放军渡江夺取全国胜利作准备。
1945年10月1日,中共皖江区委派遣无为县武装委员会副主任万鹤龄到苏皖交界处的月亮湖,奉命在此地建立中共党的秘密联络站,以掩护隐蔽人员,沟通南北联系。
万鹤龄虽为江北人,但他在水阳一带有亲属关系。其妻原住水阳西镇梓潼阁旁,因家贫生活难以为继,被迫留下年幼的儿子由爷爷抚养,自己远走江北逃难谋生,在无为与万鹤龄结为夫妻。万鹤龄的堂弟早年就到了月亮湖开荒谋生,有了较为稳定的生计。而万鹤龄本人有着长期地下斗敌斗争的经验,是一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共党员。因此,江北党组织派遣他和同为中共党员、无为县抗联干部的女儿万菊芝及妻子奉命来到了月亮湖。
以投靠亲友的名义来到月亮湖的万鹤龄,利用党组织拨给的银元和大米,在堂弟的帮助下置田盖屋,很快安顿了下来,接着便建立起了党的秘密联络站。
不久,无为县中共党员徐干,以其父在月亮湖教书的关系也来到月亮湖,并和万鹤龄接上了关系,先后以种田、教书为掩护,在万鹤龄的领导下开展地下活动。接着,皖江地区一些暴露身份的党员、干部,相继转移到了月亮湖这个“三不管”地方。这其中就有倪合法、余涛、周济川、万福民等10多名党员,他们在万鹤龄的安排下,顺利潜伏下来。
到了1946年,在万鹤龄的领导下,月亮湖联络站的共产党员先后与周边芜湖、宣城、当涂、高淳等县交界处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逐步织起了跨越长江南北、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使这里成为了联系长江南北中共党的地下交通枢纽。
集 结
当中共月亮湖地下联络站建立以后,便开始开辟金宝圩地区党的地下工作。
1945年底,受万鹤龄派遣,中共党员张恨非来到水阳镇。张恨非原名张正悦,他由江北来到水阳,先在距水阳集镇附近的表弟王启仁家落脚,并秘密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在他的引导下,王启仁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为了扩大党的地下活动范围,1946年的一天,张恨非来到了圩中总管庙以西的天井垾。因天井垾张姓人家居多,且又是其本家,所以,张恨非以投靠宗亲为由,没有引起外人注意。在天井垾期间,张恨非结识了在此地保小教书的年轻教师张天满。说是保小,却只有张天满一人在此任教,不过形同私塾,这也为张恨非与张天满的接触提供了便利。正是在这个偏僻的乡隅,张天满这位年轻的知识分子与共产党员张恨非开始了改变自己人生命运,并影响一生的交往。
在日常的接触中,张恨非经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张天满宣传革命道理。他讲“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借以讽喻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横征暴敛;他讲冯玉祥白天打灯笼进总统府的传闻,影射国民党的专制黑暗;他讲苏联“十月革命”和我国的工人运动,启发张天满的革命理想;还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引导张天满对革命的向往;他还用“船靠舵,帆靠风,抗战要靠毛泽东;鱼靠水,屋靠梁,百姓要靠共产党。”的民谣,说明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的趋势,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必然取得胜利的道理,帮助张天满坚定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
张恨非的话语,仿佛有一股特殊的力量,引领着年轻的张天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于1947年初成为了共产党员。
与此同时,万鹤龄还利用妻子在水阳的亲属关系,亲自进入水阳镇秘密开展联络工作。为不招人耳目,他常于清晨经水阳东镇由街南袁姓渡过河来到梓潼阁旁妻儿家中,通过其妻的儿子为他传送信件,与隐蔽在水阳镇的杨昌准等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布置任务,然后迅速渡河由水阳东镇返回月亮湖。
为便于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杨昌准在水阳集镇上以经营砻坊为掩护,与水阳镇市面上的士绅多有联系。万鹤龄通过杨昌准与水阳市镇上开明士绅袁仰山等建立交往,还有意结识了水阳商会会长,成为商会会长四十岁寿辰宴上的座上客,在水阳镇也建立起了社会关系网,逐渐打开了水阳镇党的地下工作的局面。
1946年秋,山东野战军7师(原新四军7师)联络部派遣秘书孙刚以行医为名,辗转来到月亮湖,与万鹤龄、徐干接上关系,向他们传达了上级党组织联络中共地下党员,建立党组织的指示。在万鹤龄的陪同下,孙刚前往水阳开展活动,指示杨昌准负责在水阳镇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同时,确定徐干负责在月亮湖建立党组织。
1947年1月,根据上级建立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指示,月亮湖联络站首先发展张安祥入党。张安祥的父亲即中共党员张咸昆,早在1933年,张咸昆在月亮湖建立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张安祥追随父亲的革命足迹,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接着,月亮湖联络站先后发展郭世祥、王宏华等12名同志入党,同年6月建立了埒草埂党支部(又称南埂支部),张安祥任支部书记。随后又建立北埂党支部,郭世祥任支部书记。年底,月亮湖地区党员已发展到近30人,党员分布在杨泗、雁翅和当涂等地。

光荣入党
随着月亮湖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948年初,万鹤龄又派张安祥到金宝圩金南乡开展党的工作。
早在1938年,金南乡焦村滩就建立了中共党的联络站,中共党员黄海清在此发展朱邦海、朱邦和、荀良清、孙友纯入党,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保密措施,当革命处于低潮时没有受到损失,革命的火种保留了下来。张安祥来到金南乡,在吴村屋基发展刘炳南入党,并和隐蔽在焦村滩的朱邦海、朱邦和、荀良清、孙友纯等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建立了焦村滩党支部,宛明福任支部书记,支部成员还有王道忠、吴长贵、刘天才、谷云天、金海亭等。在党支部的外围还成立了“贫雇农小组”。
同时,1948年冬水阳党支部成立,杨昌准任支部书记。1949年初,潦丰党支部建立,黄存艮任支部书记。
至此,我水阳镇已建立包括月亮湖2个支部在内,共5个党支部,有党员近百名集结组织起来了,为全面发动群众开展反美反蒋、迎接大军过江做好了必要的组织保障。
突 进
1947年冬,经华东局淮上工委批准,成立中共江北芜当宣工作委员会。1948年2月24日(正月十五),经皖南地委批准,在月亮湖万长榜家宣布成立中共江南芜当宣工委。同时,成立中共月亮湖总支部,徐干任书记。杨昌准、李泽将作为政治交通员往返长江南北,传达指示,布置工作,传递情报。特殊时期,长江南北同时存在2个芜当宣工委,同时领导芜当宣地区党组织的建设,人民群众的发动和开展反美反蒋斗争以及统一战线等工作。

中共江南芜当宣工委成立
1948年底,万鹤龄、徐干先后返回无为。这一时期,国民党军加强了长江防线的防御,南北往来联系更加困难。而此时中共江北芜当宣工委还不知道江南也有个芜当宣工委,为加强芜当宣地区的地下工作,配合我人民解放军渡江,中共江北芜当宣工委便派陶大本、孙冀过江,代表江北芜当宣工委领导芜当宣地区工作。
1949年1月下旬,陶大本、孙冀先后来到月亮湖。为便于统一领导,有利工作,1949年1-2月间,沿江工委与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独立支队党委研究,决定将江南、江北2个芜当宣工委统一起来,置于沿江工委领导之下,接受江北独立支队党委领导。2月底,第一次工委会议在月亮湖南天花荡张昌礼家召开,新的中共芜当宣工委宣布成立。
到达月亮湖的陶大本很快就来到水阳开展工作。他指示杨昌准负责把抗日时期的一些老党员方太发、孙立铭、吕立甫、沈思根、赵仕怀、吴金波、俞正荣、胡朝荣、薛成耀等联系起来,同时,陶大本要求张恨非把隐蔽在水阳镇及周边的党员也组织起来,并派刘炳南联络焦村滩党支部,立即行动起来,秘密搜集情报,张贴革命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斗敌斗争。
这一时期,我水阳地区地下党员的革命活动十分活跃,大多数群众已经被发动起来,并且知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在即,中共地下党员的活动逐渐进入半公开化。正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国民党地方统治已经惶惶不可终日,有的早就携眷逃离,有的龟缩起来,不敢抛头露面,国民党地方统治实际已经瓦解,水阳地区革命形势呈现出突进状态。
天 明
1949年2-3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已经做好了横渡长江的准备,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摇摇欲坠,金宝圩内中共地下党员的革命活动进入最活跃的时期。
1949年4月16日,张恨非奉上级指示,向水阳镇上的党员下达了命令:
天满同志:
兹值我军全面反攻江南之际,华南解放为期不远,因特规定下列诸事,希以百分之百的精神完成任务!
1、宣传人民,反美反封建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事实。
2、宣讲本党德政及反动派之苛捐杂税、抽丁、拉丁、征粮。
3、组织以贫农、雇农、工人为基本对象,但要单线领导,以免杂混而发生意外。
4、了解地方、上层人士及流氓地痞及帮会的动向,以待时机成熟而为我用。
以上四事,希努力做到之!
张恨非
1949年4月16日
按照张恨非的命令,水阳镇上的共产党员加大了斗敌宣传的攻势。为防止被镇公所反动当局发现,张天满常在夜深人静时,在自己的家里,或在水阳镇张正华家的楼上书写革命传单和标语,借着夜色,和张正华、袁力生等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水阳镇的大街小巷和周边农村到处张贴,起到了动摇地方反动政权、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使水阳人民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此时,水阳镇和金宝圩地下党员的活动逐渐公开化。张恨非带领和组织党员在各地召集群众开会,发动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对抗反动当局。
根据上级指示,他还带领党员和发动起来的积极分子收缴溃散敌人的枪支。在双庙白洋垾他们收缴了国民党某部团长张耀宗部下80多人的1挺机枪、4捆步枪、1支短枪。在总管庙缴获30多个国民党散兵10支步枪,1支短枪。此外,他们还到一些地主家中收缴私藏枪支,并收缴了狸桥地方武装联防队的枪支。焦村滩党支部也组织贫农积极分子,收缴国民党溃军近百支长短枪和子弹。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分三路强渡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3日,水阳镇终于迎来了解放。这一天,陶大本在裘公召开了金宝圩共产党地下组织主要负责人会议,决定张恨非任水阳镇临时镇长,吴金波任副镇长。在张恨非的组织下,水阳镇临时政府成立,张天满任文书,袁力生负责后勤,赵仕怀负责武装,王启仁负责保管,张正才任通讯员。
随即,水阳镇临时政府发布了第一张布告,宣告国民党反动派彻底失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取得全面胜利,号召全镇人民珍惜胜利果实,提高警惕,乘胜前进。临时水阳镇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一片欢呼声中成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烈士的鲜血和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迎来了水阳的解放。新的时代,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10万水阳儿女,正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如今的水阳可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
2、《中国共产党宣城县地方史(第一卷)》
3、《中国共产党安徽省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市组织史资料》
4、《乡镇史话》(中共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市委党史办公室)
5、《狸头桥、水阳速决战》(卫士友)
6、《宣当抗日纪略》(丁咸玖)
7、《建国前水阳一带党的地下工作》(张天满)
8、《解放战争时期宣告区委》(陶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