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日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
        新闻详情-首页

        不批评的育儿秘密

        2020-09-14 09:17:20 佟新秀

        作为一个家有二宝的妈妈,每天照顾两个孩子让我忙得不可开交。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我变得越来越急躁,动不动就会对孩子发火。当孩子用委屈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总是后悔、自责。怎么办呢?我决定用读书来静心。读什么书呢?《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正好适合我。

        这本书共分四章,每一章的观点都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书中所举的21个案例贴近我们的生活,书中所说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方法,但却给了我们如何不批评又能教育孩子的启发。

        恰当的赞美和表扬,能培养出“喜欢收拾房间”的孩子。这里所说的“喜欢收拾房间”是指良好的习惯。书中举例说:假设有10样东西需要整理,妈妈就按照1、2、3、4……的顺序依次整理。一开始因为孩子没有整理的习惯,所以整理工作完全由妈妈来完成,但要将其中三件事或两件或一件留给孩子,让孩子体验完成整理时的快感。这时,一定要记得表扬孩子,表扬的标准就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而不是只要“表扬了”就可以。直到后来将孩子要收拾的东西增加到4个、5个,最终引导孩子独立完成所有的整理工作,这样孩子的好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批评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试想一下,如果妈妈一直用半带批评的语气命令孩子:赶快收拾一下,这边,那边,怎么还没整理好……孩子肯定觉得讨厌极了,但相反,当人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想:要不试一下……

        读完这一章,我反思自己,对于教育孩子来说,表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我们父母意识到表扬的重要性,才能学会表扬。与其在孩子做不到时批评他,不如在他完成后表扬他。降低父母的期望值,善于发现孩子小小的进步,才能不断地有效表扬孩子。

        别给孩子的性格贴标签,所有的问题都只是具体的行为问题。比如孩子爱哭——随他妈,爱打架——像他爸……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都把这些问题归咎于孩子的“性格”,其实,这些都只是孩子的错误行为。

        我们父母应将“性格”换成“行为”来考虑问题。既然问题出在孩子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多去思考一下“应该让孩子学会哪些行为”。这时,一定要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对于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妥协,假如孩子爱使小性子,说气话,一定要让他对所说的话负责。作为我们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开始使性子的时候,正是家长帮孩子改掉坏习惯的好机会。

        “家长主导”而非“孩子主导”才能培养出“懂得克制的孩子”。当孩子不遵守约定,父母不应是“黄牌警告”,而应该“红牌罚下”。也就是说,有些情况下,即使孩子撒娇、发脾气,家长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其中,外出吃饭是教孩子学会克制和服从的好机会。

        育儿构想越具体,越有利于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育儿构想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表扬的具体依据,而不是家长批评孩子的参照,也不是为了“不让孩子给自己添麻烦”才制定出来的。

        书中还说到让孩子充满干劲儿的秘诀:适当利用孩子喜欢的东西。这个“用东西吸引孩子”,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

        学会使用鼓励和表扬,能让孩子发现他真正感兴趣的事。这个鼓励和表扬一开始可能是“外部奖励”,但父母要引导孩子把这种“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这个过程应该是快乐的,轻松和愉悦的,而不是烦恼的,批评和唠叨的。这个过程,就是不批评也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育儿过程。我读我实践,欢迎你也一起来。

        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