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日www.365bet.com亚洲版_365bet体育35元_48365
        新闻详情-首页

        抢抓发展机遇 争做时代先锋

        2020-11-11 10:22:49 水阳镇党委书记 卢明

        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来到安徽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我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对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如何做好水阳镇“十四五”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增强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现将学习心得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意识

        习总书记此次来安徽考察,围绕防汛救灾、经济发展、民生事业等多个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衔接,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引。回首时已过大半,年初的新冠疫情,年中的防汛抗洪,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在中央及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对抗灾害的艰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接下来,我们要发扬好不怕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意志,积极投身到恢复经济发展中来,在全镇深入开展学习,对标对表把牢政治方向,入心入脑强化学习效果,见行见效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市、区乃至我镇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抓好、用好、做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要利用好我镇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项目投建,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驱动,利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提升我镇经济发展总量,下好区域协同一盘棋。

        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

        1、谋划“三区两翼”经济发展思路

        “三区”即围绕水阳集镇区人口密集特点,做强纺织服装产业,形成服装加工区块;围绕宣城港凤联作业区岸线资源,推进船舶修造、物流码头建设,形成船舶综合服务区块;围绕芜太公路陆路和芜申运河水运优势,结合光明产业园现有落户企业做大建材产业园,形成绿色建材产业区块。“两翼”即做深已较为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利用独特的水乡文化、水资源,深入开发水乡文化旅游业。一是加快项目建设。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引进智能通信设备及家用制冷设备配件和新型材料产品等项目;利用非标债平台,将镇区公园、污水管网、黑臭水体治理等多个工程尽早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十四五”期间,我镇共谋划项目18个,涉及五大类,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二是提升园区品质。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契机,利用现有光明工业集中区建材企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同时培育新型电子产品制造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申报,着力打造以新型建材与电子产品制造为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为辅助产业的园区。三是强化基础设施。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的重大项目。有计划制定水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小菜河大桥新建项目、水阳大桥项目,以及光明工业集中区变电站等项目,顺利打通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

        2、推深做实做好水环境文章

        水阳镇作为中国幼蟹第一镇,百姓依靠养殖螃蟹为主。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优质水环境对水阳镇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至关重要。目前,我镇正在积极开展生态养殖,面积达到13000亩左右,全镇共投放螺蛳1250余吨,种植水草2060余吨,水质改善比较明显的塘口有3000亩以上,其它塘口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镇水产站加大对生态养殖、河蟹及幼蟹的养殖管理的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增加水产养殖效益,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计划在两个试点村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将农业产业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我们要把水阳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增强保护水阳江、爱护水阳江意识,死守水阳江沿线一公里红线,形成系列配套保护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实现水阳江的良性循环。

        3、打破决胜脱贫攻坚障碍

        我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06户288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4%,截至2019年年底全部稳定脱贫,2个贫困村于2017年年底成功出列。其中,因病致贫495户1007人,因残致贫541户1155人,因缺劳力致贫335户429人,因缺资金致贫87户190人,其他致贫原因48户101人,尤其是受疫情和汛情影响,贫困户出现农产品滞销、就业受阻等现象。前期,为了帮助贫困户销售蟹苗,我镇通过设置临时交易市场、党员结对帮扶、干部包保销售等方式,主动帮贫困户联系买家,保障蟹苗及时销售。同时摸清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和需求,通过帮助返岗、推荐就业、开展就业培训等途径,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实现就业,其中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联系就近就业、建设就业扶贫基地等措施帮助本地就业226人,外地就业86人;向辖区贫困劳动者推介就业信息6次,岗位500余个,组织参加贫困劳动者专场招聘会1次,申报就业补贴62人次,补助资金合计5.48万元。防汛期间,我镇组织安排相关人员走访摸排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受灾情况,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落实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和江浙沪相比,我们仍有差距,但也有很大进步空间,认清自己不是为了自我否定,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一是抢抓机遇。我们要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合作机制,做好长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接盘侠,努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紧跟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步伐。要站在国家的战略意图层面,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坚决转变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积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二是人才培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要挖掘更多高技术型人才,特别是重点领域和重要行业,以及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加大实验基地的政策扶持,将实验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同时,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可以多渠道聘用紧缺专业人才,比如从高校聘请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分发挥退休专家的作用。三是民生惠及。目前,我们已经在医疗、民生等领域率先打破空间壁垒,实现“一体化”,但普及面还可以更广,要加强“长三角”的沟通合作,解决跨区域短板,让更多的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实现共享,让更多百姓享受“战略”成果。

        1416